【创美艺传】艺术与传媒学院11月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活动
为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资助育人体系,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创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艺术与传媒学院于11月举行了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览
1
英语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11月16日,辅导员马乙冉老师在双创园k4-607开展了英语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2
志愿服务助力资助育人
11月14日起,范建昌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提醒校园内学生正确佩戴口罩出行等问题。
3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11月24日下午,卢晓颖老师带领同学观看纪录片《西南联大纪录片》。
4
摄影技巧和公众号排版培训活动
11月24日晚,“资助育人素质提升训练营之摄影技巧和公众号排版”活动在安宁校区举行。
一.筑梦铸人
英语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月16日,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双创园k4-607开展了英语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主讲人为辅导员马乙冉老师,20级本科受奖助学生参加。
马老师从英语基础知识出发,围绕听力、语音、词汇、语法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英语学习的方法,马老师提到语言的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大家多读,多听,多说,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二.模范青年
志愿服务助力资助育人
为了践行“受助·感恩·回馈”的资助育人理念和“尊重劳动·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精神,在当前疫情情况形势复杂严峻,校园内由于长时间的严格管理,同学对于戴口罩的意识开始淡薄的情况下,从11月14日起,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范建昌老师带领21建筑室内设计班学生、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学生服务团、2021级奖助学金获得者共同成立志愿服务小组,提醒校园内学生正确佩戴口罩出行以及食堂排队问题,引导受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学校资助,强化受助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奉献意识。
每天有7-10人为一组,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学生服务团副主席为组长,周一到周天不间断监督学生戴口罩等问题。志愿者会在艺术与传媒学院整个学院实行监督与督促学生戴口罩问题;并实行中午晚上高峰期一日两检。
志愿者提醒大家:别看一个小小的口罩,却能起到大大的保护作用。口罩是由无纺布、熔喷布组成,这些特殊材料不仅可以阻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而且还可以避免自己打喷嚏咳嗽讲话时喷出飞沫跑到空气中。有研究显示,双方都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几率几乎为0。疫情期间请大家务必戴好口罩。
三.“学习党史,感恩资助”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知史爱党,激发爱党爱国情怀,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培养感恩回馈意识,2022年11月24日下午19:00,卢晓颖老师带领党建工作团组织了入党积极分子以及2022年获得励志奖助学金的同学观看纪录片《西南联大纪录片》。
这不止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堂“党史课”,它拉近了同学们与革命年代的距离,使同学们对西南联大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观影结束后,各位同学写下了一篇篇观后感,部分同学同时作为受助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享了他们的观后感。
本次观影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受助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了红色文化素养,挖掘传承了学校红色基因,阐释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热情,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四.筑梦经管
摄影技巧和公众号排版培训活动
2022年11月24日晚,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资助中心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资助育人素质提升训练营之摄影技巧和公众号排版”活动在安宁校区信息中心305举行。我院学生团委副书记施雨欣同学受邀开展此次培训活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服务团自强部和2022年受助同学参加培训。
首先,施雨欣同学对摄影技巧进行讲解,通过认识相机、常见构图、校园新闻摄影等板块展开介绍,加深了同学们对相机以及摄影技巧的了解。
随后,施雨欣同学从公众号运营和排版两个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公众号要以策划为先,有创意的内容才能吸引人,还要结合当下热点进行策划,内容必须符合公众号定位。排版要合理地将文字、图片、小组件使用三者结合起来,使排版更为美观大方,同时带大家一起学习优秀排版案例。通过此次培训,同学们对摄影、公众号运营都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能加以实践,提升个人技能。
文字:施雨欣 周宇宇 张嘉兴 黄海艳
图片:侯思颖 黄正月 付晟嘉 李珍
莫涵西 彭晨 柏雯慧 杨润梅
编辑:刘业宽
初审:施雨欣 徐宽钰
复审:马乙冉
终审:朱丹郸
Copyright 1992-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1
Copyright 1992-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